股票的春节行情是什么时候(春节前股票行情一般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过年前股市是涨还是跌?
在我看来,一般年前都会跌一波的,毕竟更多的资金会流向消费市场,那么进股市里的资金就会减少。正常来说,大家过年过节的消费欲望是会比较强一些的,所以我认为过年前股市会回调一波。但是不用慌,慢牛行情依旧在的,只是慢了一点而已,大家手上有资金还是可以加仓的,毕竟低位不加难道去高位追吗?高位追就更加不实际了!
为什么每年春节前股票要跌
每到春节,持股过年还是清仓过年就成为很多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据我的观察,一般春节前选择卖股票的人多,因此导致春节前的股市大多会下跌,下面我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原因以及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介绍一下买什么股票好。
春节前股市下跌的原因
1、人们过年需要钱
在中国,春节时最重要的节日,一般来说到了这个节日,无论身在何方,人们都会想尽办法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家了,为了避免别人看不起自己,一般都会最大限度的表现自己,说到这里大家就知道了,其实就是用钱呗,吸烟要吸好烟,喝酒要喝好酒,给人包红包绝不能少。
这一套下来,几乎能把人辛辛苦苦一个月赚得耗费的一干二净。
还与很多人为了所谓的面子,甚至打肿脸充胖子,可想而知,买了股票的人都会选择在春节前卖股票,要不过年吃啥喝啥。
2、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春节是一年中时间最长的假期,尽管国家法定的节假日只有7天,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单位放假的时间都比这个长,在房间的时间段,政策方面很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这会集中在股市节后开盘的第一天上演,所以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是节前股市下跌的另一个原因。
春节前买股票的建议
1、时间的选择
一般来说,我个人觉得节前的倒数第二天时机最好,因为只有这一天卖了股票在节前才能提出来钱,到了最后一天即使卖了也白搭,所以一般节前最后一天股市一般都很平稳,不会有大的波澜,所以建议抓住节前倒数第二天的有利时机。
2、选择公司经营良好前期跌得过狠的
有的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但是却在节前跌得过狠,这一类股票一般来说具有上涨的潜力,很有可能节后上涨,所以建议选择这类股票。
3、选择证券市场上交易的基金
证券市场上不仅可以交易股票,也能交易基金、国债,这些和证券的交易一样便捷,对风险抵御能力不强的投资者也可以选择这种投资方式,借助证券软件购买在股市上交易的基金,不仅风险小,而且买卖方便。
总之,投资什么都要万分小心,因为风险无处不在,节前买什么股票过年,我觉得值得大家深思,上面的建议希望大家参考。
临近过年股市一般会怎么走
之前在文章里提过,春节前后行情都不错,这个是经验值。因为我在股票市场待了很多年,有过这总体印象。但是,没有做过统计。
今天,做了个统计,还真是特别有意思。
我们离今年春节还有10个交易日,我就统计了春节前的10个交易日行情。结果发现,从2000年到2019年这20年里,春节前10个交易日,市场平均涨了2.6%。春节后10个交易日,市场平均涨了1.6%。
用年化收益来算,就不得了了,年化收益率要吓死人。10个交易日涨了2.6%,一年下来就是年化90%,快翻倍啦。
这是具体的数。
里面的数据,还更有意思。如果春节前10个交易日市场表现差了,这一年股市都会特别特别差。
2001年,春节前跌了2.8%,当年上证指数跌了20.6%,是A股时间最长的大熊市开端。
2008年,春节前跌了5.6%,当年上证指数跌了65.4%,是A股最吓人的熊市。
2016年,春节前跌了5.2%,当年上证跌了12.3%。不过这一年在1月熔断就跌完了,后面反而是机会。
2018年,春节前跌了8.1%,这一年上证跌了24.6%,这轮熊市刚结束不久,大家记忆犹新。
从上涨和下跌的年份数量来看,春节前上涨的年份占了16年, 春节前下跌的年份占了4年,有显著的胜率,上涨的年份占了80%。
如果看春节后的涨跌情况,上涨的年份有15年,下跌的年份有5年,上涨的年份占了75%。
我在网上找了一下,发现还居然有人把它写成论文来研究了。在中国知网上查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A股市场春节效应研究》。
在网上也看到,券商的分析师也做了类似的统计,她的统计比我的详细多了,大家可以看一看里面的数据。
在市场待久了,总有各种奇奇怪怪的现象,从原因来讲,真不知道具体原因。其实,这个数量也达不到统计分析的要求,但是就跟美国市场那样,有显著的一月效应。美国那边的学者认为这与美国“资本增值税”的税务安排、基金粉饰厨窗、员工的年终花红及美国年尾的重要假期(感恩节、圣诞节、元旦)有莫大关系。
其实,我们A股也有一月效应,基本上1月走得好,全年就稳了。今年1月上旬过完了,A股表现的不错,大家有理由期待全年下来应该还是很好的。
股市过年前几天的行情是上涨还是下跌
从过往经验来看,受宏观流动性、政策等因素影响,春节前后市场整体表现较好,目前距离春节也大概20个交易日。
我们统计了近十年春节前20、15、10、5个交易日及春节后20、15、10、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数以及沪深300的表现情况。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节前行情越往后越“香”,春节前20个交易日或者前15个交易日买入并持有至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盈亏一半一半;而等到节前10个交易日或者前5个交易日买入并持有至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赚钱的概率高达7成以上(这里说的是整体指数)。。
2)创业板整体表现优于上证和沪深300指数,尤其是春节后第一天买入,并持有至节后5个交易日或者10个交易日,创业板平均胜率能达到9成。
3)从收益率的角度来看,年前5个交易日左右建仓,年后10个交易日卖出收益率相对较高(今年的话,就是2月初到2月底,正好贯穿整个2月份。)。
我们也统计了近十年春节前5个交易日到春节后10个交易日期间不同板块超额收益居前十的板块。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过去三年(2018年-2020年),电子、通信、计算机、医药生物、电气设备、国防军工等均有不错的超额收益,其中电子、计算机板块表现更优。
2)2016年、2017年有色金属涨幅居前,主要原因在于2016年开始全球经济共振复苏,PPI一直处于上升渠道,有色金属价格上行。
「价值投研」认为,春节前后一个月市场整体“涨多跌少”,创业板表现占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宏观流动性较为宽松。
从过往经验看,每年春节临近,央行都会加大资金投放力度配合春节资金需求(过去三年,每年1月份央行会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市场流动性整体较为宽松,相对的,春节后市场流动性大多会逐步收紧。
2)宏观政策存在连续性。
春节前,宏观政策基本延续了上一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政策的连续性更有利于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
相对的,每年4月中旬左右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会对货币政策再次评估目前的政策情况,政策可能会有新的表述,政策基调的不确定性对市场情绪有所压制。
3)基金发行力度及建仓增加,机构资金加速流入。春节前后,居民资金较为充裕,理财需求上升,基金公司也会推出“贺岁基金”,积极布局“春季躁动”行情,北向资金也大多呈现持续流入的状态。
4)政策利好预期升温。每年“春节”后一个月左右召开两会,两会的重点是出台每年的政府工作规划,其中行业支持政策有望密集出台,市场对政策利好预期升温。
站在当前时点,如何看待今年春节前后的市场环境呢?
1)从宏观流动性来看:12月社融增速明显下滑,流动性出现拐点的可能性较低,央行大概率近期通过逆回购净投放叠加超额续作MLF维护春节前后市场流动性,宏观流动性整体上仍有望保持宽松状态。
PS:关于央行货币政策,以下是几个重要观察货窗口:
1月14号,观察央行是否会投放28天期逆回购,及其投放力度;
1月15号,观察央行是否会超额续作MLF,及其操作力度;1月28号,观察央行是否会投放14天期逆回购,及其投放力度。
2)从宏观政策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央行多次强调政策要“稳”字当头,春季前后宏观政策大概率继续维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调,不用过于担心政策转弯。
3)从基金建仓来看:去年年底大概有6000亿元左右资金已经募集完毕,按照基金建仓节奏来看,这部分资金目前正逐步建仓。另外,近几日基金发行火爆,目前发售的基金大概3个月后就可以逐步建仓,市场对后续增量资金进场预期较为乐观。
4)从行业政策预期来看:今年两会将于春季后半个月左右召开,叠加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政策利好预期相对以往几年将会更加密集。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仍是春节期间的一个最大“黑天鹅”,对春节行情的影响不容小觑。 去年春节行情就是被国内疫情打断,中间一度大幅调整。而目前海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内也有部分地区出现密集的确诊病例,所以要持续关注疫情的后续进展。节前行情越往后越“香”,春节前20个交易日或者前15个交易日买入并持有至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盈亏一半一半;而等到节前5个交易日买入并持有至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股票上涨的机会特别大,赚钱机会超过70%。过去三年(2018年-2020年),电子、通信、计算机、医药生物、电气设备、国防军工等均有不错的超额收益。2021年,可以重点关注半导体以及新能源板块,这两个领域的股票应该有不错的发展。